新聞資訊
NEWS10月11日凌晨1時,一陣急促的警報聲劃破可門電廠碼頭的夜空——卸船機“起升上限位信號丟失”紅燈急閃,核心安全裝置“限位控制器”突發故障。這個被喻為設備“安全哨兵”的部件一旦失靈,卸船機將全面停擺,次日煤船接卸計劃面臨中斷。
險情就是命令。可門檢修項目部機務班長王可宇帶領3名維修骨干火速集結,20分鐘內攜工具直撲現場。面對深夜作業的視線與高空風險,班組沉著布防:斷電斷氣、設置安全欄、懸掛警示牌,安全員全程督導,“工具拴繩、高空穩行”的指令回蕩在搶修一線。
凌晨1時30分,攻堅戰在起重臂根部的狹小空間內打響。維修人員俯身于油污之間,細致清垢、精準除銹,30分鐘內成功拆解故障控制器。隨后,熱控班組無縫銜接,迅速安裝調試新單元;機務人員再次上場,按標準力矩完成最終緊固。
凌晨3時15分,設備進入空載測試階段。經過5個循環的起升、變幅、行走試驗,所有限位功能于凌晨3時40分全面恢復,中控室警報解除,“設備就緒”指示燈再度亮起。
從凌晨警報響起到設備恢復暢通,可門檢修項目部機務與熱控班組以不足3小時的協同作戰,成功化解危機,彰顯了高效的應急能力與專業的團隊精神,為港口能源保供線的暢通提供了有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