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資訊
NEWS在一個蟬鳴聒噪的夏日,我獨自一人踏上了駛向公司的列車。火車緩緩啟動時,我強忍著沒有回頭。當窗外的風景開始流轉,從熟悉的故鄉街景逐漸褪成無垠的翠綠田野,最后涌入鋼筋混凝土構筑的都市天際。我低頭看向行囊,那里面塞滿了帶著母親叮嚀的衣物與用品,我突然真切地意識到:屬于我的學生時代已徹底結束。等待我的,不再是無憂無慮的假期,也不是灶臺旁飄散的熟悉炊煙,而是即將投身于國家能源建設一線那熱火朝天、又意義非凡的項目中去。
完成入職培訓后,我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項目——奔赴深圳,加入深圳檢修項目部。
公司在此承接的項目為深能集團寶安電廠一、二、三期日常維護檢修項目。深能寶安電廠作為世界先進的垃圾焚燒發電廠,每日處理數千噸城市生活垃圾,將廢棄之物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。當我第一次站在它腳下,仰望那巍峨的廠房、交錯縱橫的銀色管道,耳邊是龐大機組運轉發出的低沉而穩定的轟鳴,我深刻地感受到工業文明的宏偉與自身工作的價值。
汽輪機是整個發電系統中至關重要的核心設備。我有幸被分配至汽機班組。在前往班組辦公室的途中,班組主管對我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:“干汽機這行,就得嘴勤、手勤、別怕臟。真正的東西都在現場——電腦圖是死的,設備是活的。管道怎么走、泵裝在哪、閥門朝哪開,跟你坐在辦公室里看圖紙根本是兩碼事。光盯著屏幕,一輩子也學不會。得親手摸、親自看、親自擰,功夫才是自己的。”
在隨后的工作中,我開始跟隨經驗豐富的巡檢師傅系統熟悉廠內各類管線布局,逐步認識并區分閘閥、蝶閥、截止閥等不同閥門的結構與功能,同時認真研習射水泵、凝結水泵、給水泵等關鍵設備的工作原理與內部構造。隨著不斷積累,我逐漸掌握了汽機房內主要機械設備的布置情況,已能夠在師傅暫時無法陪同的情況下,獨立前往現場完成相應的巡檢與操作任務。
然而,工作并非總是一帆風順。在一次師傅休假期間,我臨時承擔起三號汽輪機的巡檢任務。就在我剛剛檢查完凝泵區域,轉而前往射水泵處補充油箱油位的短暫間隙——不過四五分鐘,二號凝泵的機械密封突然發生泄漏。
我立即向上匯報,并參與后續緊急檢修。直至晚上九點左右,才完成電機與泵體的找正工作。結束后,維修師傅讓我們先回去休息,自己卻留下來,獨自完成后續的試運行與調試任務。
豈料意外情況再次出現。就在二號凝泵試運行期間,一號凝泵的機械密封突然發生更為嚴重的泄漏,水流迅速蔓延,現場情況比先前更加緊急。清晨剛抵達班組,我便緊隨師傅再度投入搶修。我們持續奮戰至下午一點,最終將問題徹底解決。
連續兩天的搶修讓我疲憊不堪,不禁萌生了退意。晚上與家人視頻時,母親敏銳地察覺到了我的情緒。她透過屏幕注視著我,語重心長地說道:“孩子,飯要一口一口吃,活要一點一點干。加油干,爸媽永遠是你最堅實的后盾。”
父母樸實卻有力的話語,像一陣暖流驅散了我的迷茫與疲憊。我重新振作起來,開始調整心態,學會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當下的困難。生活中,我主動與父母、同事交流,了解天南地北的風土人情,拓寬自己的視野,舒緩自己心情;工作中,我積極向老師傅請教,并將所學所悟認真記錄、反復揣摩,提升專業能力。
如今,每當夜幕降臨,我總會駐足凝望:眼前是廠區燈火通明的裝置,遠方是城市連綿璀璨的夜景。這一刻,我總會想起那個蟬聲聒噪的夏日,那個毅然踏上離鄉列車的自己。日復一日,我越發深刻地認識到手中工作的意義。它不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,更是守護萬家燈火的堅持,是保衛綠水青山的長久承諾。我不再只是能源戰線上的一顆螺絲,更成為了光明的守護者、溫暖的傳遞人。
未來的道路或許仍有重重挑戰,但我已堅定信念:我將用我所學的專業、保持不變的熱情,扎根在生產一線,守護這座城市的運轉,點亮千家萬戶的燈火。